1)比喻 它是用某一具体的、浅显、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、深奥、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。比喻分明喻、暗喻、借喻三种形式。 (2)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,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,如以部分代全体;用具体代抽象;用特征代本体;用专名代通称等。 (3)比拟 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,前者称之为拟物,后者称之为拟人。 (4)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、特征、作用、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。 如: (5)对比 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。如: (6)对偶 用结构相同或相近,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。 如: (7)排比 把内容相关、结构相同或相似、语气一致的几个(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)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(8)反复 根据表达需要,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。反复可以是连续的,也可间隔出现。 (9)反语 即通常所说的“说反话”——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意思是相反的。 (10)反问:只问不答。(反过来问提问的人) 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,因此,不需要回答。 (11)设问:自问自答 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,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。 此外,教材中出现较多的修辞方法还有:引用、双关、顶针(或称“联珠”)、呼告、叠字、警策、通感、婉曲、讳饰等。
阅读全文 >